- 眹
-
zhènㄓㄣˋ〔《廣韻》直引切, 上軫, 澄。 〕1.眼珠。《周禮‧春官‧序官》“瞽矇”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: “無目眹謂之瞽, 有目眹而無見謂之矇。”孫詒讓 正義: “ 先鄭 云‘無目眹’者, 蓋謂目縫黏合, 絕無形兆。”漢 劉向 《新序‧雜事一》: “ 晉平公 閒居, 師曠 侍坐。平公 曰: ‘子生無目眹, 甚矣子之墨墨也!’”2.通“ <<朕>> ”。 徵兆;跡象。《列子‧黃帝》: “向吾示之以太沖莫眹, 是殆見吾衡氣幾也。”《莊子‧齊物論》: “必有真宰, 而特不得其眹。”陸德明 釋文: “眹, 除忍切, 兆也。”晉 葛洪 《抱樸子‧知止》: “若 龔勝 之絕粒以殞命, 李業 煎蹙以吞酖, 由乎跡之有眹、景之不滅也。”唐 皮日休 《霍山賦》: “岳之靈, 其神不眹, 其報如響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